5月21日晚7點30在東方財經頻道(上海地區20頻道)播出的《聚焦自貿區》節目以“關注國際合作 助力中國食品行業升級”為話題邀請了美安康的董事長侯海峰先生以及執行總裁斯榕女士參與了對話。
目前中國已對21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食品,出口食品原料接近1萬多家,備案出口的食品企業1.3萬多家,累計建立了188個出口食品質量安全的示范區。
美國之所以會有如此之高的食品安全指數,得益于2011年頒布實施的《食品安全現代化法案》該法案賦予了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極大的資源和權利。
自貿區的建立以及一帶一路戰略的出臺,給國內食品企業對接國際提供了新機遇,如何打造舌尖上的中國形象,成為了國內食品企業的新課題。然而中國食品行業發展快速的背后,卻面臨著與國際主流食品行業體系脫節的問題。
美安康執行總裁斯榕女士說道:“中國的食品行業發展的速度非常快,到2015年的時候達到了12.3萬億元的一個市場的量值,還是在200%這樣的速度在增長,那這么快速的一個增長前提下,針對這個行業它所需要的服務業,國內現在我覺得相對還是比較欠缺一點。”
上海金橋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殷宏表示:“中國要國際化地發展食品產業,要讓中國的產品走到全世界全去,需要用國際的標準來推動我們產業的發展,所以像美安康這樣的企業進駐到金橋以后,實際上對中國食品按照國際化的發展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同時中國的老百姓隨著經濟的發展也越來越需要具有國際標準的食品,我相信美安康機構的到來也會對中國老百姓享受國際化標準的食品會帶來很大的幫助。”
國際合作提升了國內食品安全水平,也帶動了食品企業的升級轉型。《聚焦自貿區》的演播室邀請到了美安康質量認證研發中心董事長侯海峰先生,以及聯合國事務署食品安全高級顧問馬東先生,來跟我們繼續探討相關的話題。
美安康質量認證研發中心董事長侯海峰先生表示:“根據我們中國的《食品安全法》和美國的《食品安全法》,以及歐盟的它有一些出入,所以我們自貿區成立兩年以后,我們就一直在準備,就是我們作為整個中美兩國食品安全的一個橋梁,加上我們自貿區成立以后,領導也非常重視。所以說我們在去年的6月份,我們完成了登記入駐手續。我們經過了大半年的準備,我們于今年的3月份正式開業,而且受到了廣大中國消費者的用戶。”
聯合國事務署食品安全高級顧問馬東先生認為:“實驗室的管理,尤其檢測管理比生產管理更重要。最主要的是它的管理體系。所以在檢測過程中,重要的不是檢測的結果,而是檢測的過程管理,很重要。所以我想在整個這個我們國內的檢測平臺和國外的檢測平臺,很大部分的這個差距主要是在它的這個管理的體系方面。”
非常感謝東方財經頻道的采訪與支持!